路透社广场上匆忙的通勤者。
路透社广场上匆忙的通勤者。

第3单元 尽你所能:稀缺性、福祉与工作时长

人们如何在众多可行方案间作出最优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收入和闲暇之间作出权衡取舍。

开始学习之前

为了构建本单元的模型,我们将运用在 2.2节“经济决策:机会成本、经济租金与激励” 和 2.8节“经济模型:如何去繁存简、以小见大” 中所阐述的经济概念和建模原则。在开始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你应当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

3.1 如果你的时薪翻倍,你会减少工作时长吗?

设想你正在纽约从事一份时薪15美元、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作,这样每周可以获得600美元的收入。由于一周共有168个小时,在扣除工作时间后,你还剩下128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free time),可以用于包括休闲、睡觉在内你所有的非工作活动。

假设,由于某种偶然的机会,你获得了一份薪资高得多的工作,时薪是原来的6倍,达到了90美元。不仅如此,这份新工作的雇主还允许你自由决定每周的工作时长。

你还会继续每周工作40小时吗?要是维持这一状态,你的每周收入将会是原来的6倍,高达3,600美元。还是说,你觉得每周600美元的收入已经足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现在你每周只需工作6小时40分钟(相当于一个长达6天的周末!)便可获得同样的收入,能够比之前多享受大约26%的自由支配时间。又或者,你是否会选择一个折中方案,利用更高的时薪让自己每周收入和自由支配时间都有所增加呢?

时薪突然涨为原来的6倍,还能自由安排工作时长,这听起来或许不太现实。但第2单元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带来了工资的大幅上涨。事实上,在20世纪,美国劳动者的平均实际时薪的确增长了6倍以上。虽然员工通常不能向雇主直接要求自己期望的工作时长,但从长期来看,整个社会的平均工作时长确实发生了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对于工作的偏好程度。作为个体,我们可以选择劳动时间较长或较短的工作,尽管这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就业选择。同时,各个政党也会响应选民的偏好,因此许多国家通过立法设定了工作时间上限,从而推动了平均工作时长的变化。

那么,人们在经济状况改善后是消费更多商品、享受更多闲暇,还是二者兼顾呢?答案是二者兼顾,只是在不同国家,二者的占比有所不同。在20世纪,美国劳动者的时薪增长了6倍以上,而他们的年均工作时间仅减少了三分之一多一点儿。到20世纪末,人们的年收入是原先的4倍,能够购买更多商品和服务,而自由支配时间增加了不到五分之一。这一历史演变与你先前在时薪提高6倍假设下所作出的选择有什么不同吗?

图3.1展示了1870年以来三个国家收入和工作时长的变化趋势。

第1单元一样,我们用人均GDP(以美元计)来衡量收入。虽然这一指标并不等同于人均工作所得(因为它还包含利润、储蓄利息等其他形式的收入),但在对工作收入进行跨国和跨时期的比较中,它依然具有参考价值。利用这一指标可以发现:人均收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约增长了2倍,而工作时长则在同时期大幅减少。

在20世纪的剩余时间里,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美国的工作时长趋于稳定,自1960年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而荷兰和法国的工作时长则继续下降(尽管下降速度有所减慢),并在20世纪末趋于平稳。

人均年度工作时长与收入情况(1870—2018年)。
全屏
https://core-book-server.vercel.app/microeconomics/zh/03-scarcity-wellbeing-01-work-fewer-hours.html#图3-1

图3.1 人均年度工作时长与收入情况(1870—2018年)。

J. Bolt and J. L. van Zanden. 2020. Maddison Project Database, version 2020. ‘Maddison style estimates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A new 2020 update’.; M. Huberman and C. Minns. 2007. ‘The times they are not changin’: Days and hours of work in Old and New Worlds, 1870–2000’.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44 (4): pp. 538–567.; OECD. 2021. Average annual hours actually worked per worker. OECD Productivity database.

尽管许多国家都经历了类似的变化趋势,但最终结果仍有所不同。图3.2展示了2020年各国在自由支配时间和收入方面的巨大差距。在这里,我们通过将一年的总小时数减去年均工作时间来计算自由支配时间。高收入国家通常工作时间更短、自由支配时间更多,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显著差异。例如,韩国和法国的收入水平相近,但法国劳动者的自由支配时间要多得多。波兰和美国的自由支配时间相当,但两国收入水平却差距很大。

劳动者人均年度自由支配时长与收入情况(2020年)。
全屏
https://core-book-server.vercel.app/microeconomics/zh/03-scarcity-wellbeing-01-work-fewer-hours.html#图3-2

图3.2 劳动者人均年度自由支配时长与收入情况(2020年)。

OECD. Average annual hours actually worked per worker.; OECD. Level of GDP per capita and productivity. Accessed January 2022.

自1870年以来,在许多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在一些国家,人们仍然像之前一样努力工作并消费得更多;而在另一些国家,人们则拥有比以往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本单元中,我们将通过构建一个关于人们工作时间选择的模型为这一问题提供一些解释。这一选择模型同样适用于分析其他经济学问题。

问题3.1 选择正确答案(多选题)

目前,你每周工作40小时,时薪为20英镑。你的自由支配时间是指每周不用于工作的时间,在此情形下为:24小时×7天−40小时=每周128小时。假设现在你的时薪提高了25%。如果你希望每周总收入保持不变,那么:

  • 你每周的总工作小时数将减少25%。
  • 你每周的总工作小时数将变为30小时。
  • 你每周的总自由支配小时数将增加25%。
  • 你每周的总自由支配小时数将增加6.25%。
  • 新的时薪是20英镑×1.25=25英镑/小时。你原来每周获得的收入是20英镑×40小时= 800英镑。因此,你新的总工作时长为800英镑÷25英镑/小时=32小时。这意味着工作时长变化率为(32−40)÷40=−20% 。
  • 新的时薪是20英镑×1.25=25英镑/小时。你原来每周获得的收入是20英镑×40小时=800英镑。因此,你新的总工作时长为800英镑÷25英镑/小时= 32小时。
  • 新的时薪是20英镑×1.25=25英镑/小时。你原来每周获得的收入是20英镑×40小时=800英镑。因此,你新的总工作时长为800英镑÷25英镑/小时=32小时,自由支配时间为每天24小时×每周7天 − 32小时=每周136小时,增加了(136−128)÷128=6.25%。
  • 新的时薪是20英镑×1.25 = 25英镑/小时。你原来每周获得的收入是20英镑×40小时=800英镑。因此,你新的总工作时长为800英镑÷25英镑/小时=32小时,闲暇时间为24×7−32=136小时,增加了(136−128)÷128=6.25%。

问题3.2 选择正确答案(多选题)

图3.1描绘了1870年至2018年间美国、法国和荷兰的人均GDP与年度工作时长之间的关系。请阅读以下陈述,并选择正确的选项。

  • 人均GDP的增长会导致工作时长的减少。
  • 荷兰的人均GDP低于美国,是因为荷兰人的工作时长更短。
  • 1870年至2000年间,法国人的人均 GDP 提高了10倍以上,同时工作时长也减少了一半以上。
  • 根据图中数据,荷兰若要实现人均收入达到3万美元,就需要将工作时长提高到接近美国的水平。
  • 工作时长和人均GDP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虽然荷兰的年度自由支配时间确实比美国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时间越短,人均GDP就一定越低(例如,瑞士的年平均自由支配时间比美国多,人均GDP却更高)。荷兰人均GDP较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文化或其他因素导致人们更偏好收入较少,但拥有较多自由支配时间的生活状态。
  • 法国的人均GDP从不到3000美元增长至超过3万美元(原先的10倍),而人均年度工作时长从3000多小时减少至1500小时以下。
  • 美国人均GDP从2.5万美元增长至3万美元的过程中,工作时长并未增加。但从图中我们无法判断荷兰在当前较低的工作时长水平下,是否也能实现类似的经济增长。